在实施公民无偿献血工作中,有时会发现献血者献出的鲜血经复检不能入库外供而被迫报废,究其因是脂肪血所致。
原来,这些献血者在献血前进食了肉类、牛奶、鸡蛋、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后,食物中的脂肪经消化吸收后便逐渐进入血液中,使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升高,血浆呈乳白色混浊状。这种血液如果输入患者体内就会引起严重输血反应,因此脂肪血不能用于临床抢救病人。
血液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血细胞,一部分是血浆。血液的红色取决于红细胞内红色的血红蛋白,血浆则呈淡黄色。血液中的红细胞能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及其它营养成份,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吸收利用后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等),又可由红细胞携带并运送到肺等脏器而被排出体外。
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吸收后主要形成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这些物质进入肠上皮细胞后,就会重新合成变为中性脂肪,并进入血液循环后悬浮于血浆中,可使血浆呈乳白色。因此,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5~6小时内切不可进食脂肪性食物,可进食一些清淡饮食。否则,无偿奉献的宝贵血液就会在人们不经意中白白浪费掉!
为了保证血液安全有效,希望每个充满爱心的无偿献血者在树立科学献血无损健康这一新观念的同时,不忘重视献血须知,以确保血液质量,拯救他人宝贵生命。